从“双减”政策发布以来,这个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说,一直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看着别人家孩子什么都学又怕耽误自己的孩子,怕以后孩子吃亏,很矛盾。现在国家出台政策并严格执行,终于可以带孩子愉快的玩耍了。也有人说,“双减”政策貌似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其实不然,社会竞争从没有这么激烈过,就业形式的严峻让所有的家长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有钱的家庭,他手握金钱,怎么敢放纵自己的小孩跟普通家庭的小孩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呢?没有补习机构,有钱的家庭那就会是一对一的辅导,其结果就是越有钱的越优秀。一、“双减”政策真正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呢?国家政策一定是利国利民的,教育孩子需要家校联合,学校教是一方面,家长更需要好好配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现最重要!“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被压榨的课余时间与无效的刷题过程,而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放任自流与任其发展。作为家长,要多学习如何跟孩子正确沟通、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学习的能力、如何挖掘孩子的阅读兴趣等等,哪怕只是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让你自己在工作岗位中发光,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的潜移默化之下,学会在自己擅长领域不断优化提升,在学习上、生活中慢慢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双减之下更加考验家长的家庭教育智慧,更加考验家长的学习力,成长性,领悟性,更加考验家长的教子理念,教子方法与教子内功。二、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双减”政策?“许多培训机构超纲超前教学,许多家长被培训机构裹挟,认为如果不送孩子上校外培训班,就会比其他学生落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校外培训机构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超前教学导致的结果就是课内知识每个孩子都会,根本不能区分孩子的真实能力水平,只能提高考试难度,提高考试难度出现的现象就是:语文基本不考课内知道,基本是课外阅读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太差全部都是要去外面补习,数学奥数题学校基本不教的,但是考试的时候会考奥数,而且还会算在总分里面,没办法还是要校外补习,这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今“双减”政策之下,家长不能再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长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时间、精力、情感、智力、陪伴、自我学习、互动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讲,双减之后家长的投入不止是金钱,更是精力和心力,更加考验家长的教育智慧。三、“双减”政策之下,这3种孩子最吃香,家长该如何培养呢?有人说,“双减”会减少孩子的出头的阻力,给优秀人种创造更大优势,充分发挥优胜略汰的作用。“双减”不是让你不学习!“双减”是让你自律+独处的学习!“双减”是让你自主+勤奋的学习!不仅仅需要提升综合素质, 最重要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所以不能减态度、不能减努力、不能减勤奋。而孩子的自律、自主、勤奋学习的能力离不开家长的培养,减政策告诉各位家长,教育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光砸钱是不够的,还要求家长投入用心陪伴的时间。1、自律的孩子现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家长高兴了,觉得孩子轻松了,钱包留住了。可时间一长,没有自觉性的孩子回家后家长会越来越头疼,而且考试题型难度变化是否跟得上,否则出了成绩更愁,两极分化更厉害。常听家长抱怨,“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守着,电脑一玩一整天,起床、睡觉、吃饭、上学都得催。总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着,否则,别指望他能自己做好。”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现。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自律,就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纪律,然后严格的按照纪律执行,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个自律的孩子一定是具备管理和计划时间的能力的。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执行,家长负责监督执行。当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时候要适当奖励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更加积极的养成好习惯。此外,做好一个自律的父母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更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培养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想要孩子自律,首先我们做父母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形象。2、自主、勤奋的孩子谁都喜欢自主性强的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有主见,而且勤奋、自觉还勇于探索。小孩子是最容易半途而废的一个年龄阶段,他们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放弃或者把困难的问题推给自己的家长。因为小孩子并没有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决心,所以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需要家长的刻意引导,通过引导让孩子发现学习上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培养自主、勤奋的孩子呢?首先,应该培养孩子自主完成事情的能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从一些小事让他完全独立完成,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他在自信中继续学会完成其他可以自己的事情。其次,要让孩子形成一种认识,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完成的,不能半途而废,然后需要坚定立场,不要因为心软在中途给孩子提供任何帮助。最后,在一些事情上,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一些选择,让孩子体会到选择带来的快乐和体验。让他感受到决策产生的积极效果,增强自信,从而产生自主行动的动力。3、有良好读书氛围家庭的孩子见过太多家长,一边开着电视、一边玩着手机,却对孩子说:你怎么不去看书啊?家长们,请换位思考一下,大家都在看最近的热播电视剧,你是否能做到安静的在旁边看书吗?更何况是孩子呢?心理学教授Daniel TWillingham在《培养读书的孩子》这本书中,曾指出:一个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一定是从自己做起,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首先需要父母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的学业压力与作业负担,而不是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家长再也不能用简单的经济投入来责任外推。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相处模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才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四、怎样培养孩子的幸福感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普通人吗?”各位家长,你的答案是什么呢?“双减”后,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但不少习惯了“补课”的家长反而不知所措,还总是陷入焦虑,而其实更好的家庭教育是在童年给孩子这六种幸福(一)阅读的幸福“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二)陪伴的幸福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一个父亲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上了小学后,新教育实验的老师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三)养成好习惯的幸福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成就自我的幸福我们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英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帮助他,让他成为他自己。家庭和学校应该是一个帮助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的场所,给孩子尽可能多的空间、舞台和机会,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作为父母亲来说,千万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千篇一律,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同一个样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这才是最关键。父母总有帮助孩子的冲动,这也看不惯、那也很担心,往往喜欢越俎代庖,帮助孩子包办一切。但是,孩子总要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的。孩子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仅培养了他们做事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培养了他们专心致志等重要品质。(五)被尊重的幸福童年的秘密还远远没有被发现。我们知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从来没有把儿童当人来看!包括到今天,我们依然有很多人没有把儿童当人来看!真正发现儿童、把儿童当作人看是文艺复兴以后。人们开始尊重儿童、尊重人的地位。特别是自从有了联合国的《儿童宪章》规定我们必须要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但是,有了儿童宪章,我们就真正把儿童当儿童了吗?好像也没有!更不要说把他当成独立的人了。我认为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远远不够。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尊重童年。童年本身是一个最神奇的阶段。有了一种对孩子当下生活的尊重,对孩子本身作为人的尊重,我们很多教育方式自然就会变化。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是一种信仰,一些基本理念的建立,对儿童的基本认识,或者正确的儿童观,是我们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我们整个家庭教育的起点。(六)被相信的幸福父母不要轻易把你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去比较,更不要把你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去比较。要相信你的孩子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让我们无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童年收获的这6种幸福,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幸运!五、除了要给孩子这6种幸福,还有哪些对父母有启发意义的提醒呢?一起来看看!1.很多父母以为他们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吃好、穿好,身体健康,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事实上,无论孩子在那里,总是离不开父母的影响和父母的教育,包括在餐桌上的每一句话,孩子都记在心里。2.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成长看成是孩子的事情,其实不然。成长是父母与孩子共同的事情,是父母与孩子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也不会有孩子的成长。3.在成人的字典里,错误永远属于孩子。因为他们就是标准。成人可以随意评价孩子、批评孩子,甚至辱骂孩子。其实,犯错的往往是成人,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有口难辩,有怨难申。4.很多父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过是打着爱的旗号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站在孩子的长远角度思考问题。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关注孩子真正的成长、帮助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才是真正的爱!5.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过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甚少关注他的品德,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6.望子成龙没有什么不好,哪个父母不这样?但问题出在标准上。我们家长总是用分数的标准,事实上这个方向就错了。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能生活得幸福,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2022-04-02